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汉天子 > 大国卷 第一百七十二节 宅地(上)

大国卷 第一百七十二节 宅地(上)

大国卷 第一百七十二节 宅地(上) (第2/2页)

但是,显然的是,原本居住于此的土著越人必须迁往大汉内地,所以此地的开发,也就只能靠大汉国自己了。
  
  而非常显然的是,大汉国不会也不可能有什么人脑袋发热自愿来此开垦。
  
  恋乡情节在大汉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
  
  于是唯一地可能,就只剩下囚犯与军人了。对于。囚犯,那没有任何问题,历来中国的统治者都习惯把囚犯流放到南方或者北方某个偏僻的地方,任其自生自灭。
  
  至于军人,屯垦一直就是军人的特点。
  
  大汉国的军役制度,决定了大部分的郡兵属于半耕半兵,一般来说,男子十八岁没有疾病。身体健康的话,就会成为正卒,正卒是军队兵员的来源。
  
  正卒地服役期限为两年,一年在地方做郡兵,而另外一年则到北方去戍边,或者到长安当禁卫。
  
  一般来说,正卒都是自耕农。佃户由于其特殊性以及身份,是不可能放弃工作去当兵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土地兼并渐渐激烈,正卒的来源,越来越少了。这对大汉国来说,是一个灾难。
  
  实际上。正卒来源的日益减少。正是说明了一个问题:大汉国的自耕农已经快要崩溃了!
  
  于是。扶持自耕农,并且保证其利益不受豪强威胁。成了大汉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最关键选择。
  
  在经济上来说。自耕农的减少,意味着灾难。豪强们不断兼并土地,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更将为将来地农民起义埋下导火索。
  
  而在军事上,自耕农的日益减少,导致帝国兵员匮乏,不得不采取募兵制度来填补兵员的缺口,而事实上,募兵制度招募的士兵,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战斗力上,都远不如正卒。
  
  一般来说,募兵通常缺乏足够的营养,在身体素质上不如有自己产业地自耕农,而在训练上,更是远远不如,要知道正卒可是从十八岁起就年年要接受训练,直到六十岁退役地那一年――正卒服役结束后,就自动成为预备役,一有战事就会接到召唤,在这期间,他们每年必须接受三个月地军事训练,那通常在秋收之后。
  
  显然,这种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正卒是真正地军人,是国家地基石,而不是募出来的乌合之众。
  
  于是乎为了社稷,也为了自己地以后过的更好一些,刘荣不得不搅尽脑汁来想办法保证自耕农的利益,并扩大他们的群体。
  
  对于任何一个封建制独裁政权来说,一个稳定的,有自己资产的群体,是最为重要的,亦是它存在的基础,属于封建王朝的核心利益,其他的一切都须给它让路。
  
  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刘荣觉得,或许一个大汉版的宅地法,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宅地法在很久以前就在大汉实行过了。
  
  高祖刘邦在当了皇帝后,就迫不及待的推出了这一政策,他给他的人民土地,屋舍,农具以及种子。
  
  但是,那是建立在当时手里头掌握有大片大片的荒废土地的环境上。
  
  而显然,现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帝国已经没有多少可供分配的开垦好的土地了。
  
  要继续获得土地,只有两条道路。
  
  一条是战争,用大汉的剑,为大汉的犁获得土地,但是,综观南北,大汉国没有出剑获得土地的地方。
  
  大汉的剑,只能为大汉的犁获得耕牛,而不是土地。
  
  至于,另外一条路,就是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大量修建基础水利设施,从而达到开发出大量新开垦土地的目的。
  
  可惜的是,这一目标很难实现。
  
  首先,刘荣悲哀的发现,在现在,在大汉国,国家修建基础水利工程,都是征发徭役而不是出钱雇工干的,也就是说,假如现在他要修水利,或者说运河,唯一的选择就是大量征发民工。
  
  但是,杨广怎么死的,刘荣可是记忆犹新啊,心有戚戚然啊!
  
  他可不想成为杨广的老师。
  
  因此此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直到今天,东瓯到手以后,刘荣才发现新的转机。
  
  瓯江是一条适合搞水利的河流,浙江地区水资源也比较丰富。
  
  若有足够的人力的话,那么就可修建大量水利设施,同时把河底以及两旁沼泽中的淤泥填入瓯江流域的两旁,利用灌溉系统以及河中淤泥的养分,就可形成至少十万顷的良田。
  
  更何况,由于气候的关系,浙江一带似乎可以种植两季?
  
  于是,唯一的问题与麻烦就变成了,那些水利工程与淤泥的活计,谁去干了。而毫无疑问的是,闽越似乎非常胜任这个任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