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三个半女人一个夫之旷世缘 > 第五十二章 抽刀斩情丝

第五十二章 抽刀斩情丝

第五十二章 抽刀斩情丝 (第2/2页)

如果现实的试婚、婚前同居,“*****发生在那个时代,不定有多少人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不知会有多少人,被众人挂一双双烂鞋游街示众,而使其个人隐私在光天化日下曝光,不定法院会因隐私纠纷案而可能耽误了其它案件的正常审理。
  
  如果按照郭小燕当初仇恨的初衷来处理杨德荣与妹妹杨德惠的“兄妹情”;
  
  如果按照当时社会,人们对有生活作风者的鄙视程度来处理杨德荣与妹妹的“兄妹情”;
  
  杨德荣被开除工职是铁定的事。
  
  没有让杨德荣去坐牢,不知“G安部”党组织从中做了多少工作!
  
  杨德荣没有被组织上开除公职,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行政处罚,而是发配他回老家,还是吃商品粮的公家人,已经是郭小燕最大的宽容了!
  
  是郭小燕的宽容吗?还是当时“G安部”党组织没有忘记,杨德荣曾经舍生忘死,在南京卧底,而拯救和掩护了那么多同志,使他们安全的逃出了魔掌!
  
  虽然杨德荣用生命掩护过同志,但毕竟社会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
  
  但无论社会如何变,杨德荣的问题,只是生活作风问题,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
  
  毕竟,共和国的国旗,是杨德荣和他的战友们,用鲜血染红。
  
  所以,杨德荣没有被一撸到底,他只是被清除情报队伍,从繁华的京都大都市,回到杨德荣的老家,中原南阳黎河乡,当了一名公社钻井工人,也就是打水井的工人,每月36元的二级工资,杨德荣一直领到拨乱反正。
  
  是郭小燕的宽容吗?还是郭小燕手下留情呢!
  
  应该是一日夫妻百日恩的成分在里边把!也可能另有隐情!
  
  也许正是郭小燕的无情,使杨德荣从城市回到了乡村老家,反而使他躲过了“十年”的风雨吹打,真所谓,福祸相依吧!
  
  黎河老家成了杨德荣的避风港,他夹着尾巴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虽然有时候红卫兵也会到打井队,向杨德荣询问情况,但看过他档案的人都知道,杨德荣精神不正常,有精神病。
  
  “他是精神病,要不然为什么党组织会把他从大城市流放到我们这偏僻的乡村?”
  
  “我是档案局的刘虎强,来看看你的精神病,到底病什么程度。你要老老实实的接受改造,不然红卫兵小将坚决不答应!”
  
  刘局长把“精-神-病”三个字,说的铿锵有力。
  
  档案局刘局长在红卫兵面前,以及在杨德荣面前的一席话,是有意还是无意呢?
  
  看着一拐一瘸的刘局长,背着绿色军用挎包远去的背影越来越小,杨德荣若有所思,难道他是……
  
  刘局长的话提醒了杨德荣,于是他将错就错,每当有红卫兵来向他兴师问罪时,他就目光痴呆,问非所答,歪着头,狠命的咬手指甲。
  
  “这帽子好看吗?来,你戴!”
  
  有时候杨德荣干脆把两只鞋子顶到头上,傻傻的看着红卫兵问。
  
  看着杨德荣把一双被泥浆包裹得看不见布纹的臭鞋放到头上,有时候他还会放到鼻子下边长时间嗅闻。
  
  看着神智模糊的杨德荣,红卫兵不得不悻悻而去。
  
  黎河是杨德荣出生的地方,老家乡亲们宽阔的肩膀,憨厚的为人,为杨德荣遮风挡雨,所以,红卫兵小将渐渐的把他淡忘。
  
  如果杨德荣仍然生活在京都,不说他在南京卧底时,那段与军情处长的姐姐雷北蕾不清不白的关系。单单是把两位妻子抛在台湾而自己又无法向组织上讲清原委的那段经历,让杨德荣“坐飞机”,蹲牛棚,可能还是最轻的。如果再扣一顶特务的帽子,等待杨德荣的只有坐牢了,在狱中遭遇不测,不是危言耸听,也许被判死刑,不是没有可能。
  
  回到老家黎河乡,杨德荣虽然只是公社打井工人,但毕竟他还是吃商品粮的国家职工,组织上保留了杨德荣的工职,也就为他保留了一条维持生活的基本通道,毕竟那时城乡差别还是巨大的,能够成为吃商品粮的工人,是多少农村青年人的梦想。
  
  杨德荣一天到晚被泥浆裹得象个泥人,而且一般情况下,打水井都是在开阔的野外,风刮日晒,不到半年,夕日的白胖子,就变成了一个非洲大叔。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工作和生活,没有了机密工作的约束,反而使杨德荣对什么都释然,既是郭小燕将他整治的一无所有,他也觉得无所谓。而且杨德荣自从回到家乡中原南阳黎河,他仿佛觉得自己的大脑和心志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抑郁症的病根再也没有光顾于他。
  
  “因祸得福”,也许是文化先祖专一为杨德荣设置的专有名词!
  
  然而对于杨德荣的妹妹,杨德惠来说,却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