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三个半女人一个夫之旷世缘 > 第四十六章 烽火燃**

第四十六章 烽火燃**

第四十六章 烽火燃** (第2/2页)

多少次,米华期望自己能够到第一线去杀敌,米华希望去前线,说穿了,她是想见杨德荣,想和杨德荣在一起。因为,她和杨德荣已经是谁也离不开谁!米华在生活中,一刻也不能没有杨德荣。
  
  其实,让米华真正渴望上第一线的真正原因,还是那些牺牲的战士,特别是看到战士们离别时的那种悲壮。
  
  米华害怕再也见不到自己的荣哥哥。她知道,战争是死亡的坟墓。所以,她多希望自己,如果能和杨德荣一起,面对死亡,既是死了,也死而无憾。
  
  战争,使罪恶的战争让米华和杨德荣分开。
  
  每当看到战友牺牲,米华就在心中默默地祈祷,期望上帝保佑杨德荣。
  
  杨德荣直接到野战部队后,战争没有给他跟多的时间去适应,就直接与敌人兵戎相见,在战争的间隙,杨德荣把对米华的思念,寄托在一页又一页的战地日记中。
  
  “山村曲水夜声沉,皓月霜天落木天。
  
  一年又值风起,北雁祗起南习,望南来雁影无踪,算不合关山阻?远水绕荒村,莫是枕经眠未晓?明镜菩提勤拂拭,不着人间尘土。
  
  青丝依样似旧时。心血如潮,七度春秋销北地。数三十又三年,问后来岁月,还能几许?只如今抖擞旧精神,酬尽心头文字俩,待取新衣上征途,好将身手试,长为孺子牛。
  
  ……
  
  别离滋味浓还淡,欲诉又笺残,想将心绪谱奇弦,弹与知音人见;结伴同行重话旧,不识何时也!
  
  果不相逢时,强饭加衣好护持,独立西风里,珍重复珍重!”(摘自邓拓《战地歌四拍》)
  
  日记是杨德荣对米华思念的寄托,也是他坚强面对战争的寄托。
  
  同样,由于杨德荣是所在部队唯一一位大学生,有知识,有学问,又有见识,能写会说,又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快被营长张广发看上,成了营长的贴身秘书。
  
  战争是可怕的,谁也不知道谁明天的日子是什么样?
  
  战争同样是一个大熔炉,能在战争中生存下来,他就是一个钢铁战士,是值得人们永远尊重和爱戴的。
  
  ……
  
  从战争走过来的米华和杨德荣,他们最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牵挂?所以他们更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每分,每一秒。
  
  渴望白头偕老,渴望一生厮守,但现实使杨德荣的愿望成了泡沫,他不仅把米华遗留在台湾,还赔上了张小兰。
  
  ……
  
  杨德荣离开家乡的时候,他的妹妹还在母亲的腹中没有降生。
  
  经历了战争的历练,全国解放后,杨德荣通过地方党组织,才了解和知道,父亲、爷爷奶奶,都在“黎明”前撒手人寰,撇下母亲和妹妹,使她们孤女寡母艰难度日。
  
  其实,杨德荣知道,自己的家人,一个一个都离他而去,这其中,自己有推卸不掉的责任,谁家的独生苗,十几年杳无音信,家人能不急火攻心吗?
  
  所以,杨德荣深深的自责,是自己的杳无音信,才害了家人。
  
  “我儿子还活着!我儿子是干大事的。”
  
  杨德荣的妈妈,也是通过地方政府才了解到,多年没有信息的儿子还活着,而且如今还是作大事的,老人家逢人就说。可当有人问杨德荣的母亲,你儿子在哪里?是干什么大事的?她却无言以答!
  
  作为母亲,只要知道儿子还在人世,就是作父母最大的心愿和安慰,至于他是干什么的,还重要吗?
  
  杨德惠经常听妈妈讲,自己还有一个未见过面的哥哥,是作大事的,至于做什么样的大事,杨德惠同样不得而知!
  
  杨德惠的到来,大乱了哥嫂二人世界的平静,使杨德荣在爱的时间天平上发生了倾斜。
  
  德惠天天嚷嚷着让哥哥讲故事,有时候哥哥讲累了就顺势倒在妹妹的床上睡觉。
  
  看着哥哥酣睡的样子,杨德惠就情不自禁的用手去***哥哥的额头,同时脸上会泛起一片红晕。
  
  看着丈夫与小姑子如此亲密无间,虽然郭小燕有时也会心生一丝邪念,但她又用血缘给予否定。
  
  有时,郭小燕还自责,是自己心胸太狭隘,心理太肮脏,太龌龊。
  
  杨德荣的妹妹,杨德惠得知,哥哥不仅打过仗,还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后,别提对哥哥有多崇拜!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军人、英雄,是多少少女心中的偶像!所以妹妹一天到晚缠着哥哥讲故事。而杨德荣所讲的故事,不是故事。其实,就是他的亲身经历。
  
  妹妹的到来,又一次勾起了杨德荣对昔日的回忆,和对战友的难忘。他早把第三任妻子临产的事情放在天平的另一端。
  
  倾斜的天平,又一次使杨德荣失去了重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