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三个半女人一个夫之旷世缘 > 第三十七章 海峡情茫然

第三十七章 海峡情茫然

第三十七章 海峡情茫然 (第2/2页)

醒来的杨德荣知道,是妻子张小兰用生命掩护了自己。
  
  “女人呐女人!”
  
  杨德荣恨,为什么总由女人来保护自己!他宁愿自己永远处在昏迷状态,这样就不用自责。
  
  醒来的杨德荣,睡在福安医院的病床上,看看为了抢救自己,已经十天十夜高度紧张的医生和护士,疲惫红肿的眼神。他不知道是该向他们道谢,还是埋怨他们不该抢救自己。
  
  醒来的杨德荣,无助的仰望天花板。
  
  虽然杨德荣知道自己又逃过了一劫,但在他的内心,却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巨石,而且这快巨石象一座山,压在他心头五十多年。
  
  五十年,可想,在“******,四清四不清,及批林批孔,还有史无前例的‘十年****’中”,杨德荣要经受多少磨难呢?他是如何挺过那段漫长而激进的年代呢?
  
  杨德荣不是孙悟空,可以在巨石下顽强的生活数千年,甚至上亿年。
  
  一块感情的巨石、海外关系的巨石和政治的巨石,压在杨德荣的心头五十多年,半个世纪呀!它几乎把杨德荣精神的防线压垮!如果不是心中还有一份期盼,也许杨德荣再也支撑不下生的希望!
  
  是隐隐之中,还是心有灵犀,杨德荣真的感到自己的两位前妻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正是对两位妻子的思念和牵挂,它象精神支柱一样,使杨德荣在漫长的五十多年的等待中,最终于等到到了希望!也等到了无奈!)
  
  杨德荣靠自己良好的水性,和两个密闭葫芦的帮助,及沿海边防军的及时营救,使他再次从大海中逃过死亡的追逐。
  
  身体恢复后的杨德荣,在“G安部”的安排下,从福安医院出来,在陪同者的“护送”下,没有走陆路,而是走水路到北戴河,做了短暂的休整后,又回到了“G安部”,开始了新一轮被审查而无法辩解的心理路程。
  
  为什么“G安部”,最高级别的情报部门,同一个错误要犯两次?
  
  为什么不派别的同志到台湾?而偏要委派杨德荣呢?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一个最高级别情报部门工作的水准值得商榷。
  
  杨德荣当年在南京军情二处,在南京政府机关是有“前科”的。一意孤行的连续两次委派派杨德荣到台湾秘密与“潜伏”者接头,是教条?是明知故犯?还是无为的冒险?还是艰难中无奈之举的无奈选择?
  
  是的,杨德荣在南京政府卧底时,的确有那么多国民党的官兵认识他,而且杨德荣已经有过第一次的教训,所有这一切都决定着杨德荣不能再次去台湾冒险,如果去,就是送死,这是确定无疑的。
  
  其实,当时“G安部”情报处,不是没有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而是通过多方面的情报得知,当年与杨德荣在南京政府一起卧底的同志荆树庆,他主管台湾军事防御体系部署的资料保管工作,而且当年,杨德荣和荆树庆又是单线联络。所以组织上经过多方审慎考虑,最终还是决定派杨德荣和妻子张小兰以澳门赌场老板的身份赴台考察。并在澳门聘请了最高级的化装美容师,如果不是和杨德荣有过长时间亲密接触,要认定杨德荣的真实身份,的确不那么容易。这就是组织上武断的将张小兰调到“G安部”工作的真实原因。
  
  同时,组织上委派杨德荣再次去台湾,还有一个不便说明的原因,就是希望如果有机会,让杨德荣找到滞留台湾的前妻米华。因为,寻找米华,知道米华的下落,不是杨德荣个人的事,而是国家的事。既是杨德荣有疑虑,有顾虑,但有什么比“国”更大呢?更值得一个人去努力,去奉献,去冒险呢!
  
  其实,寻找米华的重任比杨德荣去台湾秘密寻着潜伏者,会让他更为难。因为组织上有过明确的指示,如果遇见米华,如果她变节投“敌”,做为曾经的“特工”,杨德荣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要亲手将自己的亲人送上断头台,可能比杨德荣自己上断头台,会使他更揪心。
  
  在杨德荣的内心,即渴望找到前妻米华,又怕找到米华。如果米华真的叛变,要杨德荣亲手处决米华,这不是要杨德荣的命吗?毕竟他们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啊!
  
  当然,杨德荣的这份特殊使命,张小兰无从知晓!
  
  杨德荣两次到台湾,
  
  两次都无功而返;
  
  两次都与死亡擦肩而过;
  
  两次都是由于妻子的原因而使他获救重生;
  
  两次都把自己的妻子抛在了台湾。
  
  还有第三次吗?杨德荣不知道答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