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曹操喊我去盗墓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妖道”于吉(4000大章第二更)

第一百二十五章 “妖道”于吉(4000大章第二更)

第一百二十五章 “妖道”于吉(4000大章第二更) (第2/2页)

在庐江稍作停留的时候,吴良将单独杨万里叫了过来。
  
  “校尉,啥事?”
  
  杨万里躬身说道。
  
  “你叫我什么?”
  
  吴良斜睨过来。
  
  为了掩人耳目,这次瓬人军干脆扮成了一个迁移南下的寒门。
  
  吴良自然是家主,白菁菁被强行冠上了夫人的身份,不接受异议的那种,剩下的兵士则都是门客与佣仆。
  
  “瞧我这记性,家主,家主啥事?”
  
  杨万里一拍脑门,连忙嘿嘿笑着赔罪。
  
  因为在发掘广川王刘去墓时表现不错,杨万里此刻已经被吴良任命为伯长,虽然不能像正规军一样真正统领百人,但享受的俸禄却是一样的。
  
  因此这个家伙此刻已经认定了吴良这个老大,对他俯首帖耳。
  
  不过暂时吴良并没有送他戒指的打算,这个家伙虽然打探消息还算比较靠谱,但距离吴良想要的人才还差了一些。
  
  “我要你带领十人提前出发前往豫章郡,到达豫章郡之后再往北行进大约200里,先在那一带探寻湖泊,找到湖泊便继续在附近打探民间传闻。”
  
  吴良正色说道,“记住!这次我们要找的墓叫做海昏侯墓,又或者叫海昏国墓园,不论打探结果如何,十日后准时返回豫章郡与随后到达的我们汇合,到时我会留人在北城门接应你。”
  
  “家主,你这已经说的太具体了,豫章郡往北200里,还有湖泊……这么明显的特征,我就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杨万里拍着胸膛说道,“家主,你曾经肯定去过这个地方吧?”
  
  “管这么多干什么,叫你去你就去!”
  
  吴良瞅了他一眼斥道。
  
  “是,定不辱命!”
  
  杨万里应了一声,当即便要带人准备动身。
  
  “等一下。”
  
  吴良却忽然又叫住他,沉吟片刻之后道,“打探传闻的时候顺便询问一件事,当年初代广川王刘贺死后,他的两个继承人,长子刘充国与次子刘奉亲也都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莫名离世,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这是上天要断绝海昏国的国运,最终导致海昏国被下旨除国,你打听一下民间关于此事有何传闻,这或许对我们后续掘墓会有所帮助。”
  
  这件事确实很是蹊跷,历史上极少有哪个天高皇帝远的封国会像海昏国一样命运多舛。
  
  因为在吴良所说的这次海昏国被除国十五年后。
  
  当时的汉元帝终于又想起了这支位于偏远之地的近亲,于是又重新找到刘贺的血脉重新成立海昏国。
  
  可是又过几十年,又被除国。
  
  再立又再除,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史上终于再无海昏国。
  
  从历史记载来看,海昏国的命运虽然看似与当局者的想法以及动荡的局势不无关系。
  
  但老倒霉蛋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当的,反正吴良最感兴趣的便是后世历史中所没有这些传闻,多问问总归没有坏处。
  
  另外,初代海昏侯刘贺,也就是吴良准备发掘的海昏侯墓的主人也是个传奇人物。
  
  史载他仅当上皇帝27天就做了1127件荒唐事,因此才被废掉。
  
  虽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当时大将军霍光一手遮天,其实是因为刘贺当上皇帝后不听话,霍光才杜撰了这些事情,以此为借口联合群臣来废他,但司马光毕竟是宋朝的人,他的说法也仅仅只是猜测,到底是否便是事情的真相,同样还有待考证。
  
  吴良既然来到这个时代,便有资格与机会亲自去辨明历史的真伪,而并非一味信书。
  
  “明白了,家主真乃博学之人,天底下似乎便没有家主不知道的事。”
  
  杨万里由衷的拍了一记马匹,而后麻溜儿带着人脱离了队伍。
  
  ……
  
  如此瓬人军则在庐江郡的桐城好好休整了一天。
  
  第二日才再次上路,结果出了桐城没走多远,便有兵士前来报告:“家主,前方有一位老者拦路求见。”
  
  “附近人多么?”
  
  吴良皱眉问道。
  
  “只他一人。”
  
  兵士答道。
  
  “那就给他个饼轰走,不必与他多说废话。”
  
  吴良无所谓的摆摆手道。
  
  这一路上瓬人军已经遇上许多回这样的事,基本上都是饿极了壮着胆子跑来要饭的流民。
  
  吴良知道这是时局动荡的问题,这样的流民到处都是,国家一天不稳定下来,这些人就无法过一天安生日子。
  
  区别只在于今天饿死或是明天饿死,这事他真的管不了,因此也就没有发那些没用的善心。
  
  最多只在这种附近没什么流民不会引发哄抢的情况下送出一两个饼,然后将人轰走继续赶路。
  
  “可是家主,那人并不要饼,只说有极为重要的话必须亲口说与家主。”
  
  兵士又拱手说道。
  
  “哦?”
  
  吴良微微来了精神。
  
  这种事倒还是第一次遇上,也不知这老者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反正旅途太过无聊,典韦不是个能聊的起来的人,白菁菁又受不了他调戏总是躲得远远的,见见此人解个闷倒也无妨。
  
  “带那老者过来吧,不过告诉兄弟们不要停歇继续赶路,不要因为此人耽误了咱们的行程。”
  
  吴良沉吟片刻,终于点头道。
  
  “是!”
  
  兵士应了一声。
  
  不一会的功夫,便将一位老者带到了吴良面前。
  
  这老者拄着一根弯曲曲折的木杖,看起来年纪已经不小,头上剩余不多的头发已经全部变成了白色,胡须与眉毛亦是如此,不过却留的很长,一副慈眉善目的长寿模样。
  
  “黄老道于吉,拜见公子。”
  
  见到吴良,老者微微低头施礼道。
  
  “于吉?你就是那个写了《太平经》的于吉?”
  
  吴良一愣,面露意外之色。
  
  于吉在东汉末年可是个很有影响力的“妖道”来着。
  
  他所著的《太平经》对发起黄巾军起义的张角影响极大,以致张角更是以此为纲领成立了“太平道”,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响亮口号,发动起义致使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彻底陷入战乱之中。
  
  不过此人宣扬的那种“符水治病”的东西,却令吴良不能苟同。
  
  治好了,就是我的功劳。
  
  治不好,就是因为你心不诚不信道。
  
  这不就是明摆着忽悠人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