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 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方历史

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方历史

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方历史 (第2/2页)

还有一句形容词,叫做“汗青”,其实说的就是竹简制作工艺的程序之一,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杀青”,词义已经有了改变。
  
  因为一开始是在竹简上刻字,程序繁琐,极为费力,这就逼迫的古人不得不已最简洁的语句描述出最复杂的信息,因此上古先文,无不是佶屈聱牙,深奥难懂。
  
  古代的书籍为什么那么珍贵?古人借书为什么那么难借?还不是因为这些书难制作么。
  
  后来在竹简上刻字变为用毛笔书写,方才减少了很多工序,上古先文逐渐转化为容易理解的文言文,然后纸张普及后,古白话文才渐渐出现,一直到现代白话文。
  
  可以这么说,华夏文学叙述方式的改变,与文字载体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文字载体没有得到改善,什么白话文运动,那都是扯淡。
  
  可就连华夏这种最早找出合适的文字载体的国家就,依旧有很多典籍难以保存,失散不知道多少经典,有些史书都不怎么齐全,还得后人加以增删修补才行。
  
  而西方当时别说纸了,就连竹简他们也没有,那他们动不动几百万字的史诗巨作到底是怎么记载下来的?
  
  难道当时西方的羊皮一只羊能剥出一百张羊皮?
  
  还是说,他们的羊会蜕皮,一月褪一张?
  
  或者说,是遗传基因中天生就带到脑子里的?
  
  还是说近代有人掌握了穿越时空的本领回到过去特意记载下来的?
  
  这特么极其不合常理,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些事情的真实性。
  
  有人说《荷马史诗》是一个叫荷马的放羊倌传唱下来的,好家伙,一个不识字说书瞎子的说的东西,竟然成了西方人的历史,里面的雅典娜、波塞冬满天飞,竟然也能成为史书,这简直可怕。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确定历史的话,华夏的历史历史源头就要从《山海经》说起了。
  
  尤其是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值得探讨,那就是这些西方的鸿篇历史巨著都是在十八世纪左右“发现”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他们发现这些东西的时候,这些著作都是以什么方式来保存的?小羊皮还是莎草纸?或者是泥版石碑?
  
  而且这些东西之前从未有过记载与传说,但一夜之间突然就出现了,而且全都编排的井井有序,条理分明,比华夏历史更像华夏历史。
  
  华夏的史书,虽然其中必然有造假的成分,但在很多大事件上一般不会有出入,比如春秋战国秦两汉,这些朝代的更迭与朝中大事情以及当时的皇帝大臣人文形态,都有着详细的记录,基本上不会有假,假的应该是与君王私德有关的东西,但这对整个历史来说,影响不大,不耽误历史学者的考证探寻,因为还有野史可谓佐证。
  
  而西方却是连具体的朝代更迭都无法考量,他们的历史全都是一团浆糊,因为当时的所谓贵族子弟也都是文盲,文字不能说没有,但完全普及不了,连贵族都不识字,那么谁来记载历史?
  
  即便记载了历史,没有国家重视,又怎么能流传下来?
  
  在那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有历史可言?
  
  但现在,华夏的一群作家却在正儿八经的专门开会研讨西方历史对华夏文化的影响!
  
  郭大路站在大会的门口,越想越可乐,忍不住哈哈大笑。
  
  笑声传到会场,很多学者转身看向郭大路,脸上露出好奇之色,不知道郭大路发什么神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