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金鳞开 > 五七六 南北驱驰报主情(9)

五七六 南北驱驰报主情(9)

五七六 南北驱驰报主情(9) (第2/2页)

太祖高皇帝在建立大明之前,曾以县子县男之爵封赠战死的忠臣烈士。开国定制之后,子男两级爵位反倒被废止不用。朱慈烺早年间尚未出宫就有分列民爵,刺激百姓紧随朝廷之心,至今为止只封了徐榭为男爵,那是因为铁模铸炮、内外降温实在是兵国利器,除非有人发明发射药,否则很难超过他的功绩。
  
  “日后我大明的爵位也不再发放禄米。”朱慈烺接连抛出了新的问题。
  
  按照朱慈烺的设想,能拿到爵位的人没一个需要靠朝廷发禄米过日子。
  
  他们更需要的是社会尊重和等级社会必须的阶级特权。
  
  譬如南方的那些生员,一个个都眼高于顶,干扰诉讼,甚至对地方长官傲慢无礼,这就是阶级特权宠溺下的产物。
  
  适当的特权可以保持社会结构,维护统治,但这样过度的特权已经造成了社会的极大不公,使得社会分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们对自己的文化环境失去归属感,对自己的国家和朝廷失去认同心。
  
  要想打破这些特权势,必会引来千古骂名和现实中的反弹。
  
  朱慈烺不是一个横刀立马的莽夫,他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很注重手腕的应用。
  
  既然不能冒失地打破这些特权,那么就将这些特权扩大。
  
  当一种权利成为所有人的权利时,自然就不是特权了。
  
  “生员可以对县令投‘治下学生帖’,见官不跪,不能受刑,享有两石的粮税减免。这些本是朝廷优待读书人才给的恩典。经历此番国变,耳闻目睹,可知国难当头并非只有读书人在抛头颅洒热血——其实变节失节首鼠两端的读书人数不胜数多,抛头颅洒热血的反多是屠狗蓬蒿之人。
  
  “既然国家养士不得,儿臣以为一味优待读书人也没甚必要。凡是为大明尽绵薄之力者,国家皆不该慢待他们。昔年孟尝君养客三千,生死关头却还是靠鸡鸣狗盗之辈救得性命。而且秦汉时候并无科举,也未见优待读书人,一样是英豪辈出,国势强盛。”朱慈烺道。
  
  崇祯重重摇头。他倒不是反对民爵制度,只要不是国家出钱,爵位这种东西给了就给了。他是不赞同皇太子殿下对读书人的否定,谁让他是一个披着龙袍的读书人呢?不过崇祯并没有开口“教育”皇太子,这是因为皇太子“生而知之”的光环有些太过耀眼。
  
  若是引出皇太子一通诡辩却无力驳斥,丢了面子可就难看大了。
  
  在朱慈烺介绍民爵的“特权”时,定王和永王也都到了。永王脸上洋溢着跳动的欢乐,似乎有什么喜讯要说。
  
  定王一脸沉闷,明显是不愿意参加这种家庭聚会。他最近总是因为藩国的问题心中纠结,一时想到南边秀美之地去,但又听说江南不封王。一时又希望能跟当初福藩一样拿到一大堆地好处,但自己显然不是父皇母后最喜欢的儿子。
  
  崇祯和朱慈烺见两个“小的”来了,很自然地结束了民爵问题,转向时令果蔬。这个时代没有农药,皇帝吃的瓜果虽然千挑万选,但从品相上也不能跟后世催了肥、打了蜡的“仙果”比。
  
  一家人其乐融融说笑一个多时辰,朱慈烺看到陆素瑶拿着一个红木盒子过来。
  
  “殿下,红盒急报。”
  
  朱慈烺接过红盒,取出一看,旋即又放了回去,脸上也没什么异样表情。
  
  崇祯问道:“可有何紧急要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朱慈烺落座,想了想,道:“只是科尔沁蒙古想不开,出动了数千骑兵攻打张家口。”
  
  张家口虽然只是一个点,但它的存在对于失衡加剧的蒙古草原有着不可轻忽的作用。以张家口为界,东面的蒙古诸部仍旧亲近满清,西面的察哈尔蒙古诸部却对大明表现出善意。尤其是俺答汗后裔——土默特部,已经公开前往张家口与大明通商,割断了与满清的关系。
  
  “那是不是又要打仗了?”周后紧张问道,生怕儿子又要去“亲冒矢石”。
  
  “母后不用担忧,”朱慈烺道,“周遇吉已经尽歼来犯之敌。”
  
  ps:
  
  求推荐票,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