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金鳞开 > 三四五 马蹄带得淮河水(二)

三四五 马蹄带得淮河水(二)

三四五 马蹄带得淮河水(二) (第2/2页)

吴伟业颇为郁闷,道:“这些人哪里是读过圣贤书的?各个都是商韩之徒!”侯方域想起自己盗用过吴伟业的文章,一直心中忐忑,兼具惭愧,不忍心看他被排挤出去,劝道:“梅村啊,所谓乱世用重典。如今我等牧臣难道真来得及长养百姓?能够安靖地方就已经不容易了。”
  
  “哼!安靖地方就只有杀人么?”吴伟业不服道:“廖兴竟然还以子产论政之宽猛来与我诡辩。他分明就是个酷吏!”侯方域无奈苦笑,耐下性子道:“杀人固然不合仁义之道,然而酷吏也有酷吏的用处。那些地方豪族,有时候真是让人气得牙痒。”
  
  “你在归德也是杀出来的安靖?”吴伟业不悦道。
  
  “那倒没有。”侯方域有些得意道:“我侯氏终究是归德土著,乡梓总要给些情面。家父如今又出任两省总督,那些豪族就算不将我放在眼里,也绝不敢暗里动手脚。”吴伟业颇为羡慕,叹声道:“何日我若能回苏州为政,定然不会用上那些下三滥的手段。”侯方域也多少听说了吴伟业在怀庆的做法,这也是他被人诟病的一个原因。
  
  在侯方域看来,吴伟业真是不够聪明。羊肉都吃了,偏偏顶着一身骚,说些不合时宜的怪话。
  
  就算你心底里真的过意不去,日后略略放宽一线也就是了,何必一定要行出于众呢?
  
  “手段姑且不论,”侯方域道,
  
  “你说他们行商韩之事,这本身就很不妥。若是让言官们知道了,参你一本,你说得清么?”
  
  “我说得句句是实,参我什么?”
  
  “各府县官员用的都是殿下颁行的工作纲领,所作所为在文本上看绝无擅自妄行之处。你说他们是商韩之徒,置殿下于何地?”侯方域虽然没释褐,但一直跟在侯恂身边,官场见识却是要比当惯了清贵的吴伟业老成许多。
  
  吴伟业转念一想,倒的确如此,若是有人攀诬,还真是能套个诋毁国本的罪过。
  
  就算全天下都知道皇太子不信奉儒教,也不能明说。一旦皇帝家都不信儒了,这对儒教的打击得有多大?
  
  大明还是儒教的天下,即便卫道士们能接受非君之论,但绝不能容忍有人破坏儒教的声望地位。
  
  终于,吴伟业垂下头,道:“多谢朝宗开导,我却是有些过了。”
  
  “殿下受业于诸位大儒,绝不会听商韩之辈邪说。”侯方域索性更加点透道:“以我之见,殿下只是略偏于荀卿之说罢了。”世人说到法家,一向是商韩并举,其实两者并不相同。
  
  商鞅是秉承李悝一脉,讲究定名止分,用法律约束世人的生产活动。如同天道设定四季,万物各行其道,不越规矩。
  
  这其实是从道家中脱胎出来的思想。韩非被后人称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却是大儒荀况的弟子。
  
  他的思想看似与商鞅相类,却是真正的儒家思想。他强调的是由
  
  “礼”而
  
  “法”,名实相副。虽然韩非也写下了《解老》、《喻老》两篇,认为国君应当无为,而法条则必须无所不为,被后人称为
  
  “道法家”。实际上,他只是借用了李悝、商鞅的立法手段,核心仍旧是为了达成儒家圣王
  
  “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的理想。儒源于道,采以法;法源于道,成于儒。
  
  三家互补互存三千年来,已经脉络纠缠,只有皓首穷经,专研元典的大学者才能将之理清分明。
  
  这已经是哲学家的层面了。世人不可能各个都是哲学家,甚至对这些完全没有兴趣,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是否安稳。
  
  所以事实如何完全没有深究的必要,只有站稳立场才是王道。侯方域见吴伟业总算有了悔意,暗松了一口气,一桩心事算是解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