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寒门宰相 > 一千零一章 天下将何去何从?

一千零一章 天下将何去何从?

一千零一章 天下将何去何从? (第2/2页)

中书劄子就是唐朝时的堂帖子,在士大夫眼底,这比圣旨更有用。甚至有官员敢违旨,却不敢违背中书劄子。
  
  每日至府上拜谒的官员,令蔡京应接不暇。
  
  蔡京给蔡卞写去了信祝贺此事,
  
  是日旨下,蔡京升任中书检正户房公事。
  
  蔡卞升任监察御史。
  
  ……
  
  汴京一佛寺里。
  
  一名随人在寺里寻觅,在佛塔下找到了正盘膝而坐的黄履。
  
  随人平日打搅黄履入定,但此刻忍不住道:“老爷,封官的圣旨已是到了家里。”
  
  黄履闻言睁开眼睛道:“我本麋鹿之性,久放山林,纵是升官有何好去的?”
  
  随人听得黄履多次言自己麋鹿性也,优游山林,不受羁绊拘束。
  
  随人笑着道:“官家恩重,老爷怕是以后难以清闲自在了。”
  
  黄履道:“俗事拘人啊!”
  
  说完黄履走到一旁点上三炷香插在香炉上,香炉后供奉的正是他未及第时亡妻的牌位。
  
  黄履在牌位前站了片刻道:“我怕是以后不得闲,要少来了!”
  
  说完黄履转身而去,随人紧紧跟着他。
  
  黄履出寺后骑上马策马前行。
  
  是日,旨下黄履知制诰,直舍人院。
  
  ……
  
  熙河路岷州的夕阳下。
  
  番人和汉民正在水田里耕种,河谷的山间岷州知州何灌正在督促百姓挖渠。
  
  这时一骑快马驰骋,接到任书的何灌又惊又喜。
  
  何灌望着这满河谷的良田及修葺好的水渠,临风哽咽道:“章相公真没忘了我何灌!”
  
  在熙河路督田八年的何灌升任秦凤路提点刑狱。
  
  ……
  
  此外王安礼知制诰,同修起居注。
  
  陈睦迁至知谏院,经筵侍讲。
  
  许将知制诰,知审官西院,直学士院。
  
  安焘升任中书都检正。
  
  范纯粹升任中书检正刑房公事。
  
  李清臣升任中书检正吏房公事。
  
  张载同知太常礼院,命下之后,张载已是病重,数月后病逝。
  
  ……
  
  中书都堂上。
  
  韩绛眉头紧锁,元绛,王珪都是燥热地打着扇子,章越则不紧不慢地喝茶汤。
  
  韩绛对几名宰辅道:“度之,没料到天下局势已是危及到这地步。”
  
  “汴京大旱,两淮,两浙大饥,河北,京东,福建各路盗贼蜂起,大者上万……”
  
  元绛道:“丞相,是不是有司故作危言?”
  
  韩绛摇头道:“有夸大之词,但是差不太多!难矣!”
  
  王珪道:“是啊。你看看这些日子城外逃荒而来的流民,虽说已令开封府安置,但人是越聚越多……”
  
  “即便这汴京城里每日也有几十名贫民饿死……”
  
  章越放下茶汤道:“丞相,咱们就似到了一个十字大街上,以后往哪里走,须三思再三思。”
  
  元绛,王珪闻言都默不作声。
  
  章越看了二人一眼心道,那便当我没说。
  
  韩绛退至厅中,章越跟在一旁。
  
  经过一番人事更替,韩绛初步巩固住相位,除了人事上的调整和安排,最重要还是选一条路。
  
  就如同站在十字街头前,摆着他们眼前的是完全继承王安石的新法,还是变更新法,甚至废除新法一共三条道路。
  
  章越推举韩绛入相,便是让他与天子打交道。相对章越而言,韩绛经验更丰富,执政也更持重。
  
  而章越太年轻了,拿得出手的就是收复熙河路及让辽国退兵的功劳,但是在资历,人望在宰执之中都是最浅。
  
  在处置政治的能力上,大多数官员都不太心服。
  
  同时在相位与皇权的对抗中,章越也不够有经验。
  
  韩绛与官家打交道则熟练多了。
  
  除了之前宰相参政共议外。
  
  韩绛还严格中书劄子使用形式,比如每劄子抬头都必须有【奉圣旨】三个字,而不是过去的绝大部分。
  
  尽管中书这边一直退,但问题是官家那边得寸进尺的厉害。
  
  王安石罢相后,官家被惯出一个臭毛病,那就是经常下内批内降绕过中书办事,直接将命令下达给有司,甚至个人。
  
  官家本人就是心急,所以积极求治,有时候就很没有耐性,经常为催一个事的进度好几次的询问办事的官员。
  
  对此章越当年可谓深有体会。
  
  王安石在时还有所收敛,但如今王安石不在了,官家可谓毫无顾忌,肆无忌惮。
  
  天子绕过中书指挥各司,势必令下面的人无所适从,也引起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章越向韩绛道:“丞相,八月时刑部会大赦天下,可以问郑侠是否量移?探一探陛下心意。”
  
  韩绛闻言点点头。
  
  ps:明日有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