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扶明录 > 第1592章 初见成效

第1592章 初见成效

第1592章 初见成效 (第2/2页)

而对难民来说,这年头管吃还能拿些工钱已是天大的好事了。
  
  八达通还有个镖局,已更名为四通镖局,取意四通八达,镖局的生意也是火爆的很,战后滋生贼匪,如今商贾豪门不管是入京还是出京,不管走人还是走货都会请四通镖局的跟随,求个平安。除此外,八达通商会以及大明钱庄的往来银车押送也都是四通镖局负责,所以他们也需要大量的劳力,镖师啊,趟子手啊……
  
  瘟疫控制了,难民的就业难题也解决了,那剩下便是如何应对饥荒。
  
  这是令人挠腮抓眉的大难题,朝廷上下皆为此而素手无策,但却并非没有作为,其实从饥荒刚露端倪的时候朝廷便已努力的开始调粮,而后常宇更是在南边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截取军粮进行赈灾,更是联络了福建的郑芝龙家族请求协助,郑家为了示好也为了日后利益可以说尽心尽力,第一批救命种子就送了百余艘船,而后在福建收购粮米和番薯土豆走海运进京,两月间已送来两批赈灾物资极大的缓解了京畿饥荒,而常宇现在在南边的各种备手也陆续呈现了效果,粮米陆续进京,预想中饥荒带来的横尸遍野的景象没有出现,这让朝廷上下都出了一口气。
  
  朝廷在这件事上确实出了力气,但所有人都知道最大的功臣还是那个东厂大太监,饥荒前未雨绸缪,饥荒时使出浑身解数不惜坑蒙拐骗强取豪夺……这事同样的背景同样的环境下换做任何人都无力乏天,你就是把大明朝历代最牛逼的几个内阁首辅,张居正,杨士奇,杨廷和,徐阶一起叫来,是否能做到这一步?
  
  只怕难啊!
  
  也是因此,朝臣们虽对常宇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非议,但现在就没人敢骂他个不是,比如缉拿皇亲国戚下狱,只是指桑骂槐不敢想往日那般指名道姓,不是因为怕,是因为心虚啊,打仗平乱抗疫赈灾无所不能,你骂他?那不是找骂么。
  
  南边输送的赈灾粮加上通州农场的这次收获,京畿的饥荒虽不能说被解决了,但却可以说被控制了,压在眉头的难民之患也被分化的七零八落,京城里还是有难民估摸还有上千之众,多是妇孺老弱病残,但已不成患,唯一考虑的就是他们如何过寒冬,一个不慎没被饿死反被冻死那可就……
  
  嘿,嘿,就在天气愈来愈冷之际,煤车从山西源源不断进京了,有好事人说这煤车啊从京城排到昌平,这个冬天有煤烧,冻不死的。
  
  有煤烧,那你有钱买煤么?
  
  不要钱滴!
  
  南城外搭建了很多窝棚,大部分是难民自己搭建的家,也有是朝廷搭建的公共场所,这个冬天,这些窝棚无偿供应取暖煤炭,由朝廷出钱,供应商则是八达通。
  
  八达通开了一家主营煤炭的门店,销售无烟煤,有烟煤,蜂窝煤,以及周边产品,炉子,蜂窝煤机子啊,火剪子啊……朝廷不能明目张胆的为企业打广告的,但却可以起带头作用,比如朝廷采购一批供应难民,各衙门各机关单位取暖也弃用木炭换煤炭,还有几个勋贵第一时间去八达通采购了套餐,虽没说话但用行动表态:俺们都烧煤。
  
  更妙的事,皇城里的二十四衙门之一,惜薪司在八达通开门卖煤的第一天一大早刚开门就下了第一个订单,全城哗然,果然是皇商,皇帝第一个带头捧场啊。
  
  皇家和勋贵出面其实就是软广告,但他们并不是主要的消费群体,普通老百姓才是。
  
  但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成本价格,比之木炭的是否真便宜。
  
  绝对便宜和实用,八达通的伙计们每天在店铺里各种吆喝和宣传,当然安全用煤是首要的宣传之一。
  
  买卖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八达通有太多的这种专业人士了,常宇从来不操心这些。
  
  他只负责引水。
  
  水到渠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