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神秘让我强大 > 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常平仓

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常平仓

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常平仓 (第1/2页)

听荀攸说到曹操,这时,崔成忍不住道:“汝南袁家四世三公,从曾祖父开始,代代都有三公高位,仅次于弘农杨家的五世三公,难道他们学不成太行山人?”
  
  “汝南袁家的确底蕴极强,可是他们在朝廷、士人之间,盘根错节,而太行山人的手段,却是有教无类,直接刺中士人的神经,他们若是学太行山人,必然会开罪士人。”荀攸摇头道,“我断定袁家必然不会取之,若是他们得了冀州,必然要狠狠打压。”
  
  “他们得不到冀州的,已经失去了天时。”荀谌,这个后来袁绍前期的第一谋士突然摇头道。
  
  荀彧、荀攸纷纷点头。
  
  崔成还有些疑惑:“为何如此?”
  
  “因为太行山人手握两万精兵,而且大量买了冀州、幽州、并州附近的郡守,在其中安插人手。而汝南袁家还在朝堂之上布局,鞭长莫及,鞭长莫及啊。他们算错了,其实我也算错了,将来大汉的未来在地方,而不在朝堂。”荀攸果断承认道。
  
  的确历史上,荀攸是打算有所作为的,试图杀董卓、控京畿、辅王命、令天下。
  
  也想走一走曹操的路。
  
  只是走不通,他没有兵权。
  
  自然是不行的。
  
  这就是个人眼力和性格、还有家族底蕴所造成的。
  
  他们家是名望之家,不与游侠结交,没有涉及过兵权。
  
  而曹操一开始就镇压过黄巾,积累了宝贵的带兵经验,而且家里有着大量乡勇。
  
  “那曹操就能行吗?他区区一个宦官之后,如何能够有胆量受此大事?”崔成对曹操显然还不够了解。
  
  “曹操刚刚为官时,就曾经制造五色大棒,打死大宦官蹇硕的叔父。其人之胆略可想而知,今年黄巾爆发,他被提拔骑都尉,又与皇甫将军合军,在颍川大破黄巾军,有勇有谋,若说有人能够克制太行山人,我现在只能找到曹操一人。”荀攸摇头道。
  
  “可是曹操不一样根基不足吗?他现在才是个骑都尉,没有自己的地盘。”崔成诚心说道。
  
  “他爹有钱,大有钱,甚至比太行山人还有钱,当然只是现在,过两年就不行了。”荀攸笑道。
  
  荀彧没说话,这话太俗,他现在还有些清高,不愿意直白地说出来。
  
  因为马上要涉及到卖官鬻爵的事。
  
  不过等到他处理后勤后,就不会觉得俗套了,因为钱粮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那些个只好空谈的家伙,饿上两顿就知道重要性了。
  
  “我明白了,您是要投靠曹操,告诉他赶紧去地方上买官,然后效仿太行山人招兵买马,建体立制,同时大量吸收人才。可是曹操会答应吗?这可是明晃晃地造反啊。”崔成明白了。
  
  “曹操会答应的,他肯定看到了太行山人的事。”荀攸自信道。
  
  因为太行山人的手段,给他们指明了一条路。
  
  一条不用费心去试,不用碰撞来去,不用折腾,直接抄写的路。
  
  如果没有太行山人的出现,他们还想试图拯救大汉,还想缝补,还想折腾来折腾去。
  
  最后才选择地方割据,谋取自立。
  
  这中间又要经历五六年时间,才过渡到群雄割据的时代。
  
  现在是184年,他们当然不知道历史,只知道就目前情况来看,朝廷还有兵力镇压地方叛乱。
  
  他们想要对抗太行山人,就得加紧去占领地盘,复制对方的手段。
  
  然而对方是在山中,山高路远,大军难以征伐。
  
  他们要去哪儿?
  
  “可是曹操要在哪儿起家了?”崔成又问道。
  
  “益州!”荀攸点着地图道。
  
  “那要如何做?”
  
  “改刺史为州牧,以州牧掌握军民之权。”
  
  “啊,这可是明晃晃的割据啊,陛下能答应吗?”
  
  “只要告诉陛下,如此一来,就不会再有诸多贼寇出现,当地出现,当地镇压,不要劳烦朝廷出钱出兵,陛下就会答应的。”荀攸自信道。
  
  他说的没错,仅仅三年后,刘焉就提出这个建议,而当今汉帝刘宏,竟然真的答应了。
  
  汉朝灭亡是必然的,但什么时候灭亡却是偶然的。
  
  这一措施显然是加速了灭亡,若是不答应,可能还可以再拖个20来年,等待地方豪强势力在剿灭贼寇中壮大到朝廷军队无法约束的地步。
  
  但是这一答应,等于自己给自己动了错误的刀子了。
  
  所以末代朝廷往往就是这样,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做出的措施,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这是人性决定的。
  
  人性想要自救,就像游泳溺水,越是挣扎,死得越快,但什么也不做,就必然死亡。
  
  为了夺取一点点自救可能,就不停挣扎。
  
  后来的明、清,都是完美地复制了这一点。
  
  就像大明末年,啥也不做的办法是啥?
  
  就是放弃关外,跑到江南,割掉北方那些负担。
  
  别去加什么三饷,只要守好江南就行了,把江北留给农民军和清军折腾去。
  
  那个时候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了,只要江南能在一个皇帝之下合起力来,不自己乱搞,还是能守住的。
  
  少说能延长100年寿命,只要皇帝别想着折腾,大概率不是问题的。
  
  但是这种决定谁能做出来?
  
  有人可以做决定,但诸多势力纠缠,让这个决定执行不下去。
  
  非得外力逼着才行。
  
  又比如大清末年,停科举,建新军,最后也是埋葬了自己。
  
  而在这时,崔成也是恍然。
  
  “荀兄高才,犹如拨云见日,是啊,当今耽于享乐,得过且过,只要能避免麻烦,他会答应这事的,如此一来就方便多了。只是该让谁去上书了?”
  
  “一有名望的宗室即可。”
  
  “何人?”
  
  “幽州刘焉。”荀攸直接道。
  
  “是刘太守,不,应该是刘刺史吧,奇怪,我怎么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崔成脑海中闪过一个难受的感觉。
  
  就好像现代人有人告诉你,左脚踩右脚就能上天一样。
  
  “总之我观其人,也早早看出汉室问题,想要从地方重新解决,再走光武之路。”
  
  “那他不能效仿太行山人的手段吗?”
  
  “他太老了。”
  
  崔成明白了。
  
  他不由地深深拜服。
  
  这荀家人,太厉害了。
  
  得荀家得天下啊。
  
  最后他还是忍不住道:“这么说,贵家是要全力支持曹都尉了?”
  
  他此时对曹操也带上了敬语。
  
  即便是在暗室聊天。
  
  “不,我要去太行山人那里。”荀谌却说道。
  
  “嗯,当有三窟,那我也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