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魏霸主 > 第975章盛世的曙光看到了

第975章盛世的曙光看到了

第975章盛世的曙光看到了 (第2/2页)

此时魏国的路宽了,路也平了,交通更加便利,同时,大量水利设施也开始修建,此时的魏国简直就像一个庞大的工地,从南以北,从西到东,几乎都是建设,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国家公路,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百姓得已赚钱,百姓赚了钱以后就可以改善自身生活,这一切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着。
  
  大量低矮的房子都推到了,大量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大量纺织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庭,原来百姓日子非常苦,一件衣服通常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是现在百姓手里有钱了,也舍得给自己的妻儿老小增加一些新衣服,手里有钱了,也舍得给自己的婆娘买点胭脂水粉,哪怕只是最廉价的。
  
  同时改变的还有百姓的体质,中国汉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粮食产出有限,加上朝廷税收很重,百姓的口粮非常少,吃得差。按照晋书食货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东晋粮食有均拥有量仅为二百八十九斤。
  
  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副食品,而且因为肚子里没有油水,百姓的食量非常大,一顿饭能吃一斤粮食那都是小儿科,别说是壮年男子,哪怕妇女也都非常能吃。光吃碳水化合物也没有什么营养,汉人整体身体素质非常差,在冷兵器时代自然比不上吃肉类蛋白质的游牧民族。
  
  特别是辫子朝,我堂堂华夏儿女居然饿成了东亚病夫,这其实并不是侮辱,而是事实上的写照,百姓常年吃不饱,营养匮乏,体质自然差。冉明大规模开发海洋渔业,从海洋中获取食物,哪怕鱼类再怎么没有牛羊肉可口,但是那也是蛋白质,而不是碳水化合物。
  
  在不知不觉中,魏国的百姓,特别是新生代的少年儿童,个子长高了,几乎大部分十二三岁的少年,都有他们的父亲高了。
  
  食物足够了,皮肤也变得有光泽起来。同时,整个民族的自信心被冉明冉闵父子培养起来了,绝对不再是那种望而逃,百余胡骑可破汉万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冷兵器时代,军队的战斗力和士兵的身体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可不像后世轻轻一按发射按钮,导弹就可以杀敌万里之外。也不像后世一个儿童也可以用枪轻松击杀一名壮汉。在这个时代,主流武器仍是刀、枪、斧、戟、戈、矛等等。
  
  如今魏国陌刀军主力战兵只有三万人,不是魏国没有那么多精良的甲胄,而是因为陌刀军的重铠甲平均需要五十斤,加上陌刀,和其他辅佐装备,足足近百斤。普通人穿上这种重甲,根本走不了几步路,更别说参加战斗力了。
  
  魏国百姓的生活水平高了,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菜色。到处都是健康的人群。尽管此时魏国不像北宋时期,普通百姓都能穿起丝绸,但是却可以保证绝大多数人有衣可穿,有饭可食。现在魏国人力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各地各式的工厂需要工人,大量荒芜的田地,需要农民开垦,军队也需要人,几乎各行各业都是缺乏人力。人力资源缺乏,魏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首先投入在妇人身上,大量纺织工厂以及轻体力劳动的工作都开始招收女人工作。至于那些工矿以及重体力劳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是有需求的,那都会形成产业。越来越多的南洋土著被贩卖到魏国,从事重体力劳动,南洋土著懒散,那没有关系,皮鞭和钢刀会教会他们,让他们变得更加勤快。随着大量魏国汉人深入南洋,并且挑起了土著部落的战争,好处就是多了一个过时装备的销售渠道,并且可以时不时捞到一批还算不错的土著战俘。这些人用来干精密的工程可能有些问题,不过在内充当劳工还是不错的选择。
  
  在魏国南洋四镇,土著已经完全取得汉人辅兵,承担所有物资运输、后勤搬运以及营房、工事建筑等工作。
  
  不过,在魏国内部这种情况还没有出现。特别是冉明发动南征战役以来,人力缺乏的情况越来越突出,魏国为了增加汉人人口数量,已经出台了新的人口生育政策。每一个妇人生育三个孩子,官府将会给其发放一头牛的补偿。如果是生育四个孩子,在免费获得一头牛的情况下,再获得一套新式耕犁或马车。五个孩子以上的家庭,则享受政府返税补贴,并且所有孩子都可以获得义务教育。
  
  魏国的义务教育,不是和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一样,而是采取小学全免,县学以上则需要自费。通过五年小学教育,新生代的魏国儿童,可以基本上完成脱盲,至少可以识字,会简单的算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的利用起来。
  
  所以,这一切一切的改变,让进入关中的功勋将士变得激动起来。读书上学,这是一个良性的可以改变命运的方式,在古代读书识字这是士族的特权,特别是看到街道上排成整齐的队伍上下学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们都穿着朝廷免费发放的学生服,虽然质量并不算好,只是最普通的细麻布,他们瞬间明白了自己的付出有多么值得。
  
  在魏国学生放学时的队伍,任何人不得冲撞。过马路上的时候,所有的车辆和行人必须让学生队伍先行。
  
  “你们听说了吗?但凡我魏军军中立过三等功以上的将士子女,可优先保送一个子女免费上县学,将来可以参加科举,只要及第,就能当官!”
  
  “当然听说了啊!”一个满脸疤痕的士兵道:“老子拼死拼活,终于拿到了一个三等功,将来说不定俺儿子还能当官呢!”
  
  “就你,只怕你祖坟上没有冒烟!”
  
  “你家祖坟才没有冒烟呢!”那个疤痕士兵道:“俺儿子刚刚上了半年学,都写自己的名字了,这是上个月俺混家寄来的信,这是俺儿子自己写的名字,你看看写得怎么样?”说着这名士兵还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毛笔歪七扭八的写着郭大年。说其话,这三个字写得一点也不好,而且郭字还写错了,不过却妨碍这名士兵四处显摆。魏国军队中识字率非常低,除了那些将门世家的子弟或者讲武堂出身的将领识字以外,普通士兵识字率不足万分之一。
  
  随着魏国的军事正规化管理,采取后世科学物流仓储式管理,这让军队也感觉到了人才紧张,当然军队会采取办夜校,培训班等方式,自己培养人才,只不过这个规模不大而已。
  
  疤痕士兵道:“就算俺儿子将来考不中科举,当不了官,可是进入军中,只要是识字,也当不了撕杀汉,既不用担心受怕,功劳也不会少!”
  
  马车上其他四个士兵露出羡慕之色,他们四个的军功等级不足,没有办法为自己的子女获得免费入县学的机会。虽然也可以自费上县学,可是魏国由于教育师资力量太弱,不得已只能暂缓全面推广县学。
  
  现在的教育方式仍是以精英式教育为主,县学是不完全享受国家财政津贴,教育经费必须自筹。国家财政只是一次性投入校舍、教材以及少量教育资金,为了维持县学运行,除了当地士绅捐款之外,只能向学生收取。偏偏县学学生非常少,大部分郡县内的县学学生都在百名学生之内,更有甚者只有区区数十人。校舍维护、管理、以及教职工的俸禄都需要从这些学生学费中出,这样以来,县学学费非常高,一些县学学费需要每年一两万钱,最高者多达三万多钱,加上学生一年食宿费用,没有五万钱都不够。五万钱相当于普通农民将近七十亩地的收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