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魏霸主 > 第927章最大的危机

第927章最大的危机

第927章最大的危机 (第2/2页)

“可是三天,能攻克邺城吗?”冉智道:“邺城有二十余万魏国精锐将士的家眷,一旦攻克邺城,哪怕只比冉明早到一天,我军就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只要邺城在手,拥有数十万魏文武官员的家眷为人质,魏军精锐就会投鼠忌器,不得不妥协。”
  
  一听三天攻打邺城,这些武将们露出满脸凄苦之色,别说三天,就是三十天他们也没有底。就连最不在乎所部伤亡的冉元杰也开始患得患失了。冉智一看诸将的脸色,也知道这是最大的难题,也不好逼迫他们太狠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袆之道:“王上,其实咱们都走了一个误区,太过束手束脚了,反而处处被动。其实要想攻克邺城,也不算难。不是诸将没有想到那个问题,只是害怕承担责任。”
  
  事实上,早在冉智刚刚占领外围城郭,面对王猛摆出了塞门刀车阵束手无策时,冉智的参谋就给冉智献出了一个攻破城池的最终方案。这个代号“烈焰”行动计划,就是把邺城分成一百多个方块,按照原本邺城坊里的区划,进行无差别打击。当时塞门刀车虽然加装了猛火油柜,可是只有区区数十步的射程,这个有限的射程,马上让冉智的参谋部看到了可趁之机。于是一个惨绝人寰的作战计划出台了,可是这个计划冉智并没有实施。一旦实施这个计划,整个邺城就会成为冉智的敌人,而且是不死不休的死仇。
  
  因为在这个计划中,就是要集中冉智军中所有的投石机、弩炮、八牛弩抢在西北方上风位,集中所有的猛火油,进行地狱烈焰式的打击。在古代很少进行巷战,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城市内部不具备巷战的基本条件,因为城市建筑在这个时代以木质为主,极易燃烧。只要走水,一烧就是一条街。如果是人为的纵火,那后果更加严重。通常我们在历史记载中,经常看到烧成白地这四个字,就是说明,一旦城墙被攻破,巷战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大不了,一阵火箭,无差别覆盖,这样城池就会被全部烧毁。
  
  虽然在这个时代冉明发明了水泥,邺城里也建筑了不少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可是大部分百姓仍按照传统的方式,居住在木质房屋内。现在的邺城,也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房屋都是木质的。
  
  冉智沉吟不决的道:“可是一旦采取这个计划,邺城就会伤亡惨重,孤王也会痛失邺城人心,也会落下千古骂名啊,再说我们也无法达到瓦解魏国精锐的目的,这样只会逼着他们跟我们不死不休。”
  
  张袆之道:“伤亡大这是肯定的,可是王上,如果您采取这种策略,邺城还会守下去吗?至于邺城痛失人心的问题,其实很少解决啊。洛阳、长安都是定都的理想之地,特别是长安,只要守好函谷关,潼关,就可以将百万大军阻挡在关外,有八百里关中沃土,何愁大业不成?另外,我们要对邺城大射箭书,告诉他们若不投降,就纵火焚烧邺城,一旦出现伤亡,与王上无头,所有的责任都是王猛造成的。”
  
  冉智听了这话,信心倍增的道:“诸位与孤王同心协力,我们一定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只要攻破邺城,诛杀冉明,将来魏国的天下,将由我与诸位共享!”冉智当场给在场文武大臣都加爵三级,又封张袆之为少保。
  
  当夜,就不断有箭书射入邺城城内,箭书中并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词藻,相反全都是朴实的言语,张袆之草拟的这份箭书用的是很平实的甚至有点变文味道的语言告诉邺城民众几件事情。
  
  第一此次大军围城是因为冉明用卑鄙的手段窃取了原本属于冉智的皇位,冉明窃取皇位就不惜劳民伤财,穷兵黩武、攻打晋国,让无数百姓无辜枉死,所以冉智率领大军前来吊民伐罪;第二。大军入城以后,绝不会扰民,军队之胁从者也不会问罪;第三,请城内居民不要再跟随冉明助纣为虐。尽早开成迎接大军,但如果依然执迷不悟,明日午时,也将是最后的通牒,死心踏地的从犯进行无差别攻击。
  
  邺城是魏国的都城,百姓之中识字率是全国各郡县中最高的,几乎达到了三成左右。和全国九成文盲率相比,这绝对是最有文化氛围的城市。所以箭书的内容很快就传开了,由于箭书以变文形式写成,读起来琅琅上口,一个识字的人读了一遍,旁边听着的,也听会背了。这和古代文言文公文式的通牒不同,古代的文言文,其实就相当的密码文字,没有一定的国文基础,就算所有的字都认识,也休想读懂里面的意思。
  
  刚刚开始收到箭书,王猛就发现了。这只不过是攻心之计,王猛也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当天色大亮的时候,王猛意识到了不对劲。冉智现在肯定不是说着玩的了,因为风向变成了东南风,此时东南方向,密密麻麻摆开了数百具投石机弩炮、通过收集附近百姓的各种陶瓷器皿,加上占领魏郡各县收集的猛火油,足够把邺城烧光。
  
  王猛作为冉明留守邺都的心腹重臣,加上皇家特卫全方位配合,很快王猛就得到了情报。其实这个时代的猛火油就是产自上郡高奴县境的自喷原油井。自从西汉发现名叫石脂水的石油之后,这就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军事物资,不论是守城,还是攻城,或者用来封锁水道都是很好的利器。
  
  当然古代人开发石油的时间很早,除了利用石油容易燃烧的特点之外,还尽可能的利用了石油的价值。由于石油燃烧时产出刺鼻的气味,还有产生浓烟,他们用涂了蜡的纸张围住石油火把的三边,让那些黑烟落在油纸上,只需一晚上的时间,油纸上就会落下厚厚的一层烟灰,然后这些烟灰就会被送去造墨的工坊,成为制墨的原材料。
  
  在这个时代,原油的利用率非常大。当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国内原油除了少数自喷井之外,产量非常有限。自从冉明创立中南开发公司,占城国的石油就被发现了,当然这种在当地被几乎当成瘟疫一样排斥的东西,被魏国当成了宝贝。石油提炼其实并不太复杂,采取蒸煮的方式,就可以得到淡黄色如同水质的柴油和汽油混合物。当然这个提炼方式和后世相比也非常落后,能效利用差,可是不可否认,这几乎成了魏国照明所有的东西,除个别特别贫困落后的地方以外,基本魏国各大郡县都是采取提炼后的猛火油照明。
  
  皇家特卫根据魏国猛火油的储备情况,很快就把冉智可能得到的猛火油报给了王猛,王猛看到这个数字,大吃一惊。因为冉智如果搜刮魏郡各县包括被冉裕、籍破虏占据的昌乐郡,最多可以得到四十余万斤提炼后的猛火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