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一看文学 > 大魏霸主 > 第259章谢玄震惊(四更)

第259章谢玄震惊(四更)

第259章谢玄震惊(四更) (第2/2页)

白衣少年看清冉明,嘴里道:“是你。居然是你!”
  
  冉明这才回想起来,昨天自己在曹娥江边,用二胡弹奏一曲,结果就引来一个少年,上来就趾高气扬的道:“你是哪家子弟?”
  
  冉明见他态度傲慢,失礼之极,就扭头而走。
  
  冉明道:“一片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白衣少年态度依旧冰冷如初,不咸不淡的道:“若想进门,也不是不可以,先回答我三道题,若是通过,自然大开仪门,热情迎接,若是通不过,就从哪里而来,回哪里而去!”
  
  看着冉明射来咄咄逼人的目光,白衣少年不闪不避的道:“规矩向来如此。若不愿,算是不能通过!”
  
  冉明双手背负,昂首阔步,向前迈出三步,停止道:“请出题?”
  
  白衣少年又问道:“道不远人不可以为道,出自何处,何解?”
  
  冉明一愣,多亏了冉明办学而书院,其中就涉及了论语,然而这个提问有点刁钻古怪,这并不是论语中原原句,而是后来自宋代整理出来的《中庸》本来原文是“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大道必须亲近于人,若是离了人的宗旨,则不能称为道,这里的道自然不是道家的大道,而是天道,意即顺天应命的道,其实也就是儒家的主旨,所谓兼济天下、施行仁政罢了。
  
  冉明暗暗惊讶,这个白衣少年,看上去年龄比自己还要小,第一题问正宗的儒学范畴。冉明毫不犹豫的答道:“出自《中庸》第十三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孔子说:中庸之道原本众未离开人,假如有人为了从事中庸之道而远离了人生,那就不能称做道了。何谓中庸:程子说:不偏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路。”
  
  白衣少年,见冉明年龄不大,心中顿时就了一较高下的心思。他刚刚学了中庸,没有想到冉明不假思索,直接回答出来。
  
  白衣少年脸上露出一丝不甘之色,愤愤不平的的道:“小小年纪,有如此见识倒也难得。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何解?”
  
  听到这话,冉明暗暗惊讶。
  
  这个白衣少年身高不足六尺,按照后世的习惯,他应该读小学。没有想到他第一问是《中庸》,第二问居然是《礼记大学》中的名篇。
  
  这句话其实和佛家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有异曲同工之妙。须知人的念头如同海浪,一波一波,往来不歇。就在你看这段文字的时候,脑中已然转过很多念头--如果你能够止住自己的大脑,使之不再胡思乱想,那么这就是所谓的“定”。当你能定后,自然晓得什么叫做“静”、什么叫做“安”、能得到些什么了。
  
  冉明淡淡的笑道:“懂得极高的境界然后才有坚定的志向,有坚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够心静,心静然后才能够安泰,安泰然后才能够细虑,细虑然后才能够得到高的境界……”
  
  说到这里,冉明道:“拿笔来!”
  
  片刻自有谢氏门子送上文房四宝,还有上等的青州宣纸,看着宣纸,冉明心中一阵自豪,谢氏怎么样,还不是要用老子做的纸!
  
  冉明均匀了气息,提笔在约上狂舞,纸上不一会儿,展示龙飞凤舞的五个大字:“身是菩提树”接着冉明气息一转,又用唐代颜真卿的颜体字写下:“心如明镜台”到了“时时勤拂拭”时,就变成了独树一帜的柳体。
  
  “莫使惹尘埃”却又变成了苍凉多情的苏体。
  
  短短二十个字,冉明用了王右军,颜真卿、柳公权、苏轼四个集书法大成名家的书体。但是让白衣少年无比震撼万分的是,主了王右军的字体,其他三种,他居然连一个也不认识!
  
  冉明扔笔,笑道:“某可进否?”
  
  “好字,好字!”白衣少年就是后来的淝水大战前线指挥官,历史上著名的北府军开创者。当然,现在只是一个十周岁的小屁孩。
  
  谢玄谢幼度的书法相较同龄人来说,只能算不错,远谈不上有什么成就。
  
  虽然年龄小,但不代表谢玄无知,相反,他出身名门,所认识的人,无论书圣王羲之,还是许徇、孙盛,包括他的叔父谢安,都是书法大家。
  
  耳闻目睹,皆不同凡响。
  
  。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